2017年9月18日上午,新疆资深旅游地理专家、新疆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原博士研究生导师高龄八十岁的徐金发教授做客新疆大学旅游学院,作为开学第一课,徐教授为同学们深入浅出、活泼生动地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之旅”的主题讲座。
提起“一带一路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两个名词同学们都认为自己对此已有了解。但当被徐教授问及一些具体问题如“什么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时,同学们能说出一二的就不多。徐教授就从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角度为大家回答了这些问题。
徐教授的讲座主要从古今丝绸之路的内在联系、当今丝绸之路的实质和内涵的角度切入,并穿插他对于西域文化的概括和归纳,同时,他也回望了“丝绸之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前后后。毫不夸张地说,一场讲座下来,同学们原先碎片化、缺失的认识和体会都得到了很好的梳理和提高。这些知识和认识对于一个身处新疆的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工作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提出的,此后他又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由此诞生,并得到沿线各国积极响应。
这是一个跨越时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伟大战略构想,着力打造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它当初就是一条经贸要道、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一条对外开放之路。遥想当年,丝路之上驼铃悠扬,羌笛阵阵,巨大的宝船扬帆远航、劈波斩浪。葡萄、石榴、洋葱等果蔬作物正是由此进入中国,摆上的我们的餐桌。中国的丝绸、茶叶也跨出国门,举手投足间世界各地人们都在品味中国文化的阵阵芳香。承载中国智慧四大发明更是对欧洲历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影响作用。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使命,两次踏出国门,出使中亚,对外他开启的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了一条纵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对内他加强和中原各地和西域各部落之间的联系,也可谓是开辟了一条民族团结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东起长安、洛阳经过河西走廊来到今日的新疆再由此通向中亚、通向世界,连接了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几个文明古国,如埃及、古罗马、希腊等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当前我们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难得发展机遇。我们要的是深化、继承古丝绸之路,创新历史合作模式,走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增进互信。虽然沿线各国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发展水平、风土人情各异但这些都不能构成阻碍。努力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畅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从这些方面先做起来,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局面。
除此以外,徐老师还分析了西域文化内在的多样性、断裂性、交融性的特征,给与了同学们一个全新的文化视角。介绍了一些闻名中外的丝路人物,如鸠摩罗什、马克波罗、林则徐等等。另外对于一些“外国探险家”如斯坦因、斯文赫定、普热瓦尔斯我们也要全面认识、辩证看待。
两个半小时的讲座虽然不长,值得我们品味和钻研的内容却太多太多。今日师傅领进门,明日修行靠个人。我们要多多研读相关书籍,多做积累,借鉴当年丝路旅行者不畏艰险、使命必达的执着精神。丝路申遗的前后曲折也告诉我们,凡事少有一蹴而就即使有也绝非朝夕之功,工作学习中我们也要勇当重任、拼搏向前。(编辑:刘梦雯;供稿/图:旅游学院)